解放軍報:讓尊重與關愛落地有聲——各地高效辦好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工作掃描
編者的話:
8月16日,《解放軍報》第7版刊登了“讓尊重與關愛落地有聲——各地高效辦好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工作掃描”文章。
請關注《解放軍報》報道全文:
告別軍營后,在辦理退役報到、自主就業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申領、戶口登記、軍地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相關事項時,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務,是萬千老兵的期待。
2024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高效辦成一件事”新一批重點事項清單,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被納入其中。1年多來,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聚焦“服務便捷化、管理高效化、數據安全化”目標,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落實,為老兵們提供高效便捷、集約規范的暖心服務,讓尊重與關愛落地有聲。
老兵們獲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便利?請看一組報道。
——編 ?者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與重慶市沙坪壩區退役軍人服務大廳位于同一棟樓內。
重慶市:一站式服務提速度
周艷紅 ?冉茂君
說起今年3月退役返鄉、辦理報到手續時的情景,老兵李思佳打開了話匣子:“報到之前,我特意咨詢了前幾年退役的戰友,都說手續有點多,要跑好幾個部門。沒想到,我跑一次就辦好了。”
李思佳回憶,當時她到重慶市北碚區退役軍人服務大廳辦理報到手續時,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只填寫了一張表,提供了行政介紹信、退出現役證書和照片等材料,就一次性辦好了落戶、社保接續等事項。
李思佳截然不同的體驗,得益于重慶市推出的退役軍人“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近兩年來,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整合相關資源,重塑業務流程,將退役軍人服務從“多窗奔波”變為“一網通辦”,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據介紹,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組織、公安、人社等多個部門,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共享、并聯審批,將原先分散在多個部門的10多項業務整合為“一站式”服務,在退役軍人辦理有關事項時,實現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
“保障退役軍人辦事時‘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關鍵在于相關部門工作銜接的順暢。”走進重慶市沙坪壩區一棟辦公樓,入口兩側分別掛著“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和“重慶市沙坪壩區退役軍人服務大廳”的牌子。工作人員回憶,沙坪壩區推行退役軍人一站式服務過程中,因人武部信息系統與地方政務網絡不兼容,退役軍人辦理相關手續時,仍需單獨前往人武部。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軍地協商一致,推進兵役服務和退役軍人服務場所融合建設。兩個部門在同一棟樓內辦公,辦公區只有一墻之隔,讓退役軍人辦事“只跑一次”。
“過去是‘人跟著流程跑’,現在是‘流程圍著人轉’,一站式服務的高效率,讓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面對采訪,老兵金廣武高興地說。
浙江省慈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依托浙江省“優撫資金精準發放”平臺辦公。
浙江省:數智化服務顯精度
殷忠好 ?柯 ?逸
“從提交發票到報銷到賬,不到1小時就完成了,真方便!”近日,通過浙江省政務服務軟件“浙里辦”APP上的“浙里老兵”服務平臺,家住臺州市黃巖區的老兵高飛,很快辦結了不久前參加汽車駕駛培訓時產生的培訓費用。
“我們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參加技能培訓,政府不但在一定額度內報銷培訓費,報銷速度還這么快,讓我們既驚喜又感動。”高飛笑著說。
這份便捷,也讓高飛想起戰友們曾經吐槽的報銷經歷。“以前報銷要先把紙質發票交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服務站再去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科室辦理。”高飛回憶,當時服務站一般會把大家的材料匯總后集中辦理,周期較長。如今,老兵們只需通過手機,就可以輕松實現“掌上點、即時辦”。
前端“一界面”,后端“萬縷絲”。浙江省退役軍人“高效辦成一件事”的背后,離不開數智化服務平臺的賦能。
浙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數字化專班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全省退役軍人在數字時代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務,該省構建起包括“全省退役軍人基礎信息倉”“‘浙里老兵’服務管理端”“工作、任務和算力中心”等在內的退役軍人數字化服務保障體系,建立了連通省、市、縣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數據歸集通道,通過“系統智治”,不斷提高服務供給的精準化水平,更好滿足老兵們的需求。
“您好,通過數據核查,您符合‘農村籍滿60周歲退役士兵生活補助’的認定條件,我局已為您辦理,次月開始享受。”今年2月,剛過完60歲生日的老兵葉志勇,收到臺州市仙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來的提示短信。他充滿感慨地說:“我家離縣城70多公里,當時一趟沒跑,就享受到黨的好政策,數字技術幫了大忙!”
原來,依托浙江省“優撫資金精準發放”平臺,相關退役軍人滿足優撫資金發放條件時,平臺會自動向其所在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提示,工作人員只需點擊鼠標確認,相關事項便自動進入審批程序,不但提高了辦事效率,還更好地保證了優撫資金發放的精準性、安全性。
“像這樣的故事,在我們浙江還有很多。”浙江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工作人員告訴筆者,他們還將繼續努力,讓數據多跑路、老兵少跑腿,提高老兵們的幸福感。
2025年3月,海南省儋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辦事大廳內,退役士兵辦理報到手續。
海南省:幫代辦服務有溫度
劉富華 ?方 ?銳
在海南省,不少老兵對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工作中的幫代辦機制贊不絕口。
今年3月,剛剛退役返鄉的楊明到海口市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辦理報到手續時,發現漏帶了相關材料。按照原來的流程,他需要到幾十公里外的老家甲子鎮補齊材料后再來辦理,但窗口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迅速啟動容缺受理機制——
工作人員先行受理事項,辦理過程中,聯系甲子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啟動“代跑”流程。服務站工作人員當日到楊明家中收取遺漏的材料,掃描后傳送至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整個辦理進度未受影響。
“現在服務這么人性化,缺材料也不需要我們補跑,真是方便!”楊明直言,這次體驗讓他感到很溫暖。
與楊明有著相似溫暖體驗的,還有老兵符元帥。符元帥退役后,不幸患上雙側小腦萎縮,行走不便。因長期依靠藥物控制病情,他的經濟負擔較重。
今年年初,儋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和申領優待證工作排查時,發現符元帥尚未辦理相關手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后,不僅幫他代辦手續,還積極聯系有關機構對符元帥進行傷殘評定,并依據評定結果對接民政部門,幫他成功申請了低保。
據海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工作人員介紹,面向有困難的退役軍人,幫代辦服務在該省逐漸成為新常態。
天津市南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
天津市:延伸式服務增力度
楊 ?博 ?劉啟芃
今年3月,剛退役的周澤坤打開天津市政務服務軟件“津心辦”APP,進入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專區,目光停留在一個特別的欄目上——“自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指導”。
該欄目中,不僅設置了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意向征詢表,還清晰列出無人機駕駛員、應急救援員等培訓項目,退役軍人按需勾選。這些意向信息將在軟件后臺實時匯總,為天津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后續組織相關培訓提供支撐。
那時,剛脫下軍裝的周澤坤,對未來職業發展有些迷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勾選了相關培訓項目,并填寫了征詢表。
令周澤坤沒想到的是,幾天后,他接到天津市薊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電話回訪。詳細了解周澤坤的特長和就業需求后,工作人員為他精準匹配了消防設施操作員技能培訓班。培訓結束后不久,周澤坤找到滿意工作。
“從辦理退役報到手續到順利就業,服務一直‘在線’。”周澤坤說。
周澤坤的經歷,是天津市不斷增強工作力度,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一件事”改革從“退役報到單一節點”向“退役軍人更廣泛需求”延伸,持續拓展服務邊界的生動寫照。
以符合條件退役軍人高考加分申報為例,天津市將這一事項納入“津心辦”,符合條件的老兵在系統上傳相關材料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審核,并將結果反饋至教育部門。老兵無需線下奔波,即可完成手續。
“我們還會加大探索力度,不斷延伸服務觸角,為退役軍人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天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說。
【相關閱讀】